但事實上,生豬養殖行業仍是上半年盈利最確定的板塊之一。今年各家豬企的經營趨勢可能是,上半年以價補量、下半年以量補價,熨平單季度價格波動影響,進而實現全年業績平穩增長。
業內認為經過2019年四季度的集中補欄,今年7、8月份國內生豬出欄量會明顯提升,全年豬價呈現“前高后低”的趨勢。
4月13日,生豬銷量規模排名老三的正邦科技跌停,同日溫氏股份也出現近5%的跌幅。
雖然有人將其歸結為近期豬價下滑所致,不過,當日業務集中度、市值更高的牧原股份只下跌0.32%。
事實上,生豬養殖行業仍是上半年盈利最確定的板塊之一。已公布業績預告的8家公司中,剔除最 高值、最 低值外,一季度平均增幅達451%。
而在頭部養殖企業上半年難以放量的背景下,即便生豬價格有所回落,下降空間亦十分有限。
以正邦科技為例,全年出欄目標900萬-1100萬頭,上半年出欄僅為30%左右。新希望董事長劉暢也在業績說明會上提到“上半年200萬,下半年600萬”,今年出欄目標為800萬頭。
今年各家豬企的經營趨勢可能是,上半年以價補量、下半年以量補價,熨平單季度價格波動影響,進而實現全年業績平穩增長。